当前位置

: 英语巴士网趣味英语趣味英语趣味英语内容详情

译员漫谈国际大会同声传译实践

2

本文由洪薇薇授权爱思英语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英语巴士网推出全新栏目《佳作欣赏》,旨在为各位网友提供互相、探讨、交流的平台。《佳作欣赏》主要设置以下子栏目:英文写作,英汉互译,方法,人生感悟。除英文写作以外,其余子栏目中英文皆可。如果您有好的作品,请向我们推荐。原创优先,转载作品请注明作者及出处。爱思,因你而精彩;爱思,大家的平台! 学习学习

在线投稿:http://www.engbus.cn/custom/add.html

译员漫谈国际大会同声传译实践

随手GOOGLE了一下“如何成为同声传译员”,有多达270,000个搜索结果。这反映了“同传”确实是个大家青睐的“香饽饽”,同时也反映出很多人对同传可谓“雾里看花”,并不了解同传译员的工作状态。因此,笔者欲介绍点滴工作经验,让各位随着译员的视线了解同传工作的环境、特点和实战技巧。

同声传译这份工作,从其初次问世起就和一些国际高端场合密不可分。其第一次被正式采用的历史,可追溯到1946年的德国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当全球的目光都聚焦于对二战战犯的审判时,推动审判语言转换的“幕后英雄”——同声传译员,也收到了来自全世界的瞩目和赞誉。时至今日,同声传译这种翻译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官方、非官方的国际大会。但普通大众对同传的工作形式依然存有误解。如看到新闻里领导人用汉语发言片刻,旁边翻译再用英语表达出来就误以为这是“同声传译”。其实,像这种发言人和译员交替说话的翻译模式,在业内叫交替传译(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简称交传,是一般口译场合所使用的模式。而真正在国际大会所使用的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是指发言人不需要在发言中有任何停顿来让译员翻译,译员与发言人同步说话,在语言启动时只慢了1-3秒,这才体现出了“simultaneous”的概念。使用同传可以使会议效率翻倍,保证发言顺畅自然。所以时间间隔的差异,是同传和普通交传的第一大显著区别。同传和交传的第二大区别是译员人数的不同。交传中,一场会议仅有一名译员即可胜任,而同传中,由于工作强度大,一场会议的标准配置(特别是国际大会)是两名译员交替工作,每人翻译15-20分钟轮换。而两种翻译模式的第三大区别,就是同传译员必须进入同传室(interpretation booth),俗称“箱子”(如图1所示),使用特殊设备才可工作,与会者并不是听到译员直接说话的声音,而必须佩戴专用的同传接收器,从接收器的耳机里听到译员翻译出来的内容。这种情况在交传中是不需要的,交传译员没有独立的工作间,没有接收器,直接在工作现场口述翻译内容。

译员漫谈国际大会同声传译实践 

(图1,同传室,俗称“箱子”)

这就是被业内人士称为“箱子”的同传室,通常由木板搭建而成,里面有简易写字台,摆放耳机、译员机(以下会详细介绍)、台灯等。“箱子”一侧有小门供译员进出,但工作时间小门必须关闭,以起到隔音作用,防止译员声音从“箱子”里传出,对发言人说的话形成干扰。“箱子”顶部的木板常留有孔洞以通风。这些设备是由会场(国际大会的会场一般是五星级酒店、专业大会堂)或设备公司提供,译员不需要参与搭建“箱子”、铺设设备及电线等工作,只需要在“箱子”搭建完成后参与试音。个别国内设备商搭建的“箱子”干脆把顶板撤掉以通风换气,倒是很符合节能增效的原则,但于隔音不利,当然是不专业的做法。说到同传“箱子”,还有不少趣事——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智利馆因为会务活动频繁,所以及时不开会也把“箱子”保存在馆内,以便随时使用而不必重复搭建。而一些来馆内参观的游客并不了解这个木头箱子静静杵在那儿有何贵干,于是因神秘而好奇,因好奇而猜测,最终有人得出“它该是智利特产,前来展示”的结论,游客们开始在箱子前合影留念。后来智利馆方为了避免误会,在“箱子”前围了一圈栅栏以防游客拍照。殊不知有的游客见状又得出“它该是特别重要的特产,因此特别保护”的结论,结果留影者不减反增……

译员漫谈国际大会同声传译实践 

(图2,同传室内景)

这是同传“箱子”内部的情况,其中配有话筒的仪器即为译员机。像图2中这个“箱子”还配备显示屏,显示台上发言人所讲的PPT,供译员参考,这属于条件较好的“箱子”,在国内比较少见,所以同传译员一般都得自己携带笔记本电脑,在开始会议之前把发言人的PPT通过U盘拷贝到自己的电脑上来看。笔者印象中最人性化的“箱子”在上海世博会瑞典馆——写字台上有两个显示屏,一个屏幕显示发言人PPT,另一个屏幕的镜头面对现场与会者,让坐在“箱子”这个封闭空间内的译员可以掌握会场全局。此等优越条件,译员来说真是“可遇不可求”。

译员工作时戴上耳机收听发言人的讲话,即“源语言”(source language),再对着译员机上的话筒表达翻译后的内容,即“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在试音时,译员需要调试的也就是耳机和话筒这两部分。就耳机而言,上图显示的耳机属于比较正规的,笔者曾使用过一些“山寨”同传耳机,其实就是普通的MP3上的入耳式耳机,直接连到设备上就给译员用了,那种耳机质量不过关,通常外界杂音容易混入,且电线细弱容易受损导致接触不良。如果由于耳机质量问题听不懂源语言,势必对译员的工作成果不利,应在试音时及时向设备公司反映并更换耳机。

除了显示屏和耳机外,图中还有一样关键设备——译员机。同传室内会同时摆放两部译员机,供两位译员分别使用。请看以下放大后的译员机:

 译员漫谈国际大会同声传译实践

(图3,译员机)

译员机上设不同的输出语言的频道,一般常用的就是“中文”和“英文”两个频道。按国内

惯例,1频道中文,2频道英文,对于译员而言,英译中(即与会者要听到的目标语言是中文)时按下1频道,反之,英译中按2频道。大会开始前进行试音,也会按照“1中2英”的顺序。按下译员机上的“Micro”键,则该按键周围及话筒周围的等圈亮起红灯,以警示“工作中,周围保持安静”,如图4所示:

译员漫谈国际大会同声传译实践

(图4,工作状态下的译员机。照片为笔者2010年9月12日担任由浙江省商务厅及非洲各国驻华使领馆共同主办的“2010中非贸易投资论坛”现场工作照)

如果口译工作中有咳嗽、打喷嚏等比较“囧”的突发情况,译员可以按下“Micro”键旁边的“Mute”键,让译员机暂停工作,以免声音传入与会者耳中贻笑大方。当这位译员工作了15-20分钟后,就再次按下“Micro”键把自己面前的译员机关闭,而由接替的译员打开其机器上的“Micro”键开始工作。两台译员机的“Micro”键不得同时打开。在使用译员机时,译员的嘴应离开话筒一拳距离,太近或太远都会使声音效果不佳。

为保证声音效果,还要注意很多细节:

·不能出现“呃……呃……”之类的口头禅,不然台上发言人的说得好好的,与会者从同传的转述中听到的确是一堆破句,此时就算意思翻译对了,听者来参加会议的体验也难说很好;

·发“t, p”等爆破音时不能念得太重。译员的声音是通过话筒的扩音传出,又经过耳机直捣听众耳膜的,一个强力爆破音很可能产生突兀的听觉效果,包括译员鼻子发出的气息也不能太重;

·避免同传时由于紧张而说话太大声,或者在话筒附近翻资料,移动物品,转笔等弄出杂音。

对于同传译员来讲,使用话筒“说”是一方面,代表目标语言的输出,而戴上耳机“听”是另一方面,即源语言的输入。在英译中时,译员的听力能力对翻译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听力训练材料均为匀速且标准发音的内容,而在同传实践中有很多即兴因素,听到训练素材般四平八稳的发言却是相对较少的。所以除了译员的英语基本功外,同传中决定听力的还有以下几个要素:

语速适应力:如正在进行同传的译员感到发言人说话速度太快、太过随意或发音明显不清晰,另一位正在休息的译员可走出同传室,请大会主席通过递纸条、举提示板等方式提醒台上发言人注意控制。

口音适应力:首先,能够走上同传工作岗位的译员,一定是久经考验,“耳听八方”者,本身具备了一定的各国英语口音适应力。尤其是母语为德、法、意、西、日、韩这几种语言的外国嘉宾,在国内各类大会中比较常见,译员通过不断的实践磨练,可重点关注这几国人的口音习惯。如:母语为法语、意大利语者,常把英语中“-ing”后缀里的字母“g”念出声;母语为德语或意大利语者,念英语单词的重音位置常与标准英语不同;韩语及日语母语的发言人则经常会把字母“l”的发音和字母“n”或者“r”等搞混淆,等等。有个很好的方法能克服口音导致的障碍:译员在大会开始前主动找到外方发言人聊天,可以聊聊他要讲的核心内容,以此熟悉他的口音特征,也可熟悉他会提到的关键术语词。一般这样聊下来,在发言人心中,同声传译员的“存在感”也会更强,往往也会影响他们在上台发言时注意语速控制等问题,更为译员的工作需要着想。

与大会相关的专业术语的熟悉度:说到大会的术语,这也是摆在同传译员面前的一大难关。要熟悉会议的术语词才能准确理解发言内容,做出适当翻译。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双语能力很强的“海归派”却无法直接胜任同传译员——听懂生活中的英语,和听懂大会专用英语是两回事。首先,同传译员应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就熟悉各种常见国际大会所需的术语,并备有“行业术语分类词典”之类的工具书,时不时地做功课——这些都是成为同传译员的“基本功”。第二,在国际大会召开之前一周左右,译员会拿到部分发言人的PPT,以及大会会刊等具有针对性的材料做准备。再者,在进入同传行业一段时间后,译员会积累几个自己熟悉的行业作为主攻方向,如有的译员专做汽车大会,有的专做医疗大会等,而笔者自己则在近两年多参加3D影像技术的大会。在某个领域有一定积累的译员,对于术语会越来越得心应手。根据笔者的从业感受,国际大会中,由政府主办的“招商引资会”等商业性大会是相对简单的,多为介绍投资环境、商业发展、政策等,所涉术语词比较常规,如描述国民经济发展、行业动态等,译员在高级口译、同声传译等各种培训中也训练得较多。而业务难度高的,当属特定行业的论坛大会。如笔者今年3月为“国际隧道施工技术大会”担任口译,其中涉及“盾构挖掘机”等术语,那就是一般口译培训所不涉及的了。但别看这些术语听上去叫人望而生畏,其实英语的表达往往非常简单:英语中的“盾”叫“shield”,而“挖掘”是“dig”,所以“盾构挖掘机”就是“shield digger”,真要听起来其实是两个非常简单的单词。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大会发言人口音较重,译员的耳朵一时辨别不清时,如果译员对相关术语掌握得很熟悉,就可以削弱口音的误导性,迅速联想到所听到的应该是哪个词。如今年4月,笔者为“国际3D影像技术论坛”担任同传。当时与会的有来自韩国三星公司的影像技术专家,而他发言时反复提到“parallax(意为两眼的视差,是形成3D立体视效的核心元素”,由于这一单词中接连出现韩国人易混为一谈的“l”和“r”两个字母,所以发音很奇特。但联系到韩国人一贯的口音特点,加之上下文内容是在介绍“3D影像如何形成”,笔者便迅速领会到韩国专家在讲的是“parallax”一词。这种情况下,对术语的熟悉,使译员的头脑具备了类似电脑的“自动语言纠错”功能,这才保证听力理解准确无误。

介绍完同传室内的情况,再看同传室外,大会的与会者们是如何收听译员的翻译的?这要通过佩戴图5所示的接收器来实现。接收器上同样有不同的目标语言频道。要听中文内容选1频道,要听外文内容选2频道。由于目前国内部分与会者参与国际大会的经验较少,不知道如何使用同传接收器,而大会主办方有时会忽略指导与会者使用接收器这一细节,这就容易影响会议效果。还有,一般国际大会在演讲人发言完毕后都会设有Q&A环节,让与会者在座位上举手提问,再由发言人回答。Q&A中,很多发言人习惯于直接开口提问,极少有人提问时主动想到拿起话筒说话。而对坐在封闭的同传室内的译员而言,只能通过耳机听到话筒里传来的声音,一旦与会者提问不用话筒,译员便陷入“两眼一抹黑”的尴尬境地。因此,富有经验的译员,应在开会前主动向大会主席提醒这类细节,让同传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在最佳状态下运作,奉献一场高质量沟通的国际会议,真正体现同传译员的价值。

 译员漫谈国际大会同声传译实践

(图5,同传接收器)

以上内容仅能向给为读者粗略介绍些同传实践。叙述时笔触随思维游走,把平日工作中一些零散片段进行串联,因此文章命名以“漫谈”。同传是一门需要精益求精的学问,笔者虽洋洋洒洒写了许多却不敢以“专家”自诩,望与口译爱好者共勉。
 

趣味英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