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2:具体事例法 选项≈重复一遍原文中的话(只是原文中那句话较抽象/笼统,题目中的选项将它具体/个体化) ②反对题: if true+表示反对的说法(undermine, weaken, call to question, cast doubt on) 做法1:釜底抽薪—推翻某一命题的原因从而推翻整个命题 做法2:反证法—由A→B继续往前推C→D….→…→直到推出负评价即可 做法3:直接反对结果,没有反对过程 做法4:他因法—即若A→B,又有C→B,则A→B是错的 6 类比题: 不要直接从单词上对应,应该从逻辑上去对应 similar to, analogous, parallel, consistent with 模板:事实1→模型(数字,文字,尤其注意关键词) →事实2 7 信息题: 三种:有定位,无定位,假定位 排除掉:①跨区选项 ②敏感词only, most, first, ③文中没有提到的东东 ④混淆,杜撰的东东 ⑤不谈讨研究方法只展示结果,所以排除method性质的词⑥不预言将来:选项中无将来时 ★ 四种文章套路: 1 现象解释型: (1) 文章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 (2) 社科:讲史实,然后解释why happened? (3) 标志:主语(time)+saw/observed/witnessed/perceived +event (4) 多个解释的:一般第一个是错的,最后一个是对的 (4) TS(topic sentence): 典型概括正确解释的那个句子 (5) 判定:”phenomenon” 文章心脏位置(第一段中-第二段前)有因果关系标志(reasons, factors, traceable, explanation) (6) 迷惑版:第一段里有许多个phenomenon, 一句比一句说得更到位,zoom-in的写法 2 问题解决型: (1)判定:找到关于问题的标志:?problem, puzzle, dilemma, predicament 找到解决的标志:answer, solution, faced with (2) 多种解答 (3)TS:典型概括正确答案的解答 3 结论解释型: (1) 总分结构 (2) 文首那句话非常关键——判断句,总论,TS ※4 新老观点对比型 (1) 判定:找到老观点(表示老观点的标志词)+转折(心脏位置有很明显的转折词) (2) TS:概括新观点的句子 (3) 分类:(用于做态度题) a, 传统比较型 O(老观点)+×(批判)+N(新观点) b, 友好型 O+N,没有批判 c, 分层反驳:O1N1+O2N2+O3N3+…… d, 回归型(很少见):O+×+N…..O (4) 可略读:老观点与转折之间的部分 ★ 处理: 1 数字:多个连续数字可跳过,单个精读(还有可能有表示很多或很少的意思) 2 小列举:记得在哪里出现即可 3 定义句:已知名词的定义句不用看, 4 举例: 分清是真例,还是假例(真:有具体个体,人名物名,假的没有) 真的掠过,假的精读 5 研究:前提和结果很重要,过程可稍微掠过 6 女性文章:通篇讲女性的文章中讲到男性时可舍 7 突然转折至下一个转折之间的内容可省 8 最后一段总结(in sum, in summary)可省 9重点关注:(1) unfortunately, surprising, ironically, paradoxically=however (2) 修辞:排比,比喻(simile, metaphor, allusion), 成语 |